2025年8月,山东省能源局宣布,由国网山东电力联合华为、阳光电源研发的轻量化5G电力模组正式投入商用,标志着我国分布式光伏管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这项创新技术以"小体积、低功耗、高可靠"为核心,直击传统光伏电站"设备分散、通信延迟、运维低效"三大痛点,为分布式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"山东方案"。
技术突破:5G与电力模组的深度融合
该模组采用华为最新研发的5G芯片,体积较传统电力通信模块缩小72%,功耗降低至2.5W,却能实现毫秒级数据传输。通过内置的AI边缘计算单元,模组可实时分析光伏板电流、电压等参数,结合5G低时延特性,将故障响应时间从传统方案的30分钟缩短至3秒内,大幅降低发电损失。
应用场景:从屋顶到山野的全域覆盖
在山东临沂的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中,该模组已部署超过5000台。无论是城市工业园区的屋顶光伏,还是沂蒙山区零散分布的农光互补电站,模组均能通过5G网络与省级能源管理平台直接通信,实现"设备状态可视、发电效率可优、安全隐患可控"。数据显示,项目区域光伏发电效率平均提升18%,运维成本降低42%。
行业影响: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"山东经验"
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分布式光伏"管不好、算不清"的难题,更重构了能源管理逻辑。模组内置的区块链模块可自动记录发电数据,为碳交易提供可信凭证;而其开放的API接口,则支持与储能系统、充电桩等设备联动,为构建"光储充一体化"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基础。目前,该技术已被能源局纳入"十四五"智慧能源推广目录,有望在2026年实现全国覆盖。
从"煤电大省"到"新能源强省",山东以轻量化5G电力模组为支点,撬动了分布式能源管控的革新。这场技术突破,不仅为"双碳"目标注入新动能,更彰显了中 国在能源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力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