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不希望儿子大红,人红麻烦多。”2019年,郭德纲在给18岁郭麒麟的信中写下这句话,如今再看,字字皆见深意。
星二代的另类成长路
作为德云社少班主,郭麒麟的童年与同龄人截然不同。6岁前,他因父母离异辗转天津、北京;13岁辍学说相声,在父亲“错一个字抽一个嘴巴”的严苛教育下成长。2012年,他因助演失误被郭德纲公开训斥:“天下说相声的都能胡说,唯独你不能!”这种“打压式教育”曾引发争议,但郭麒麟却坦言:“父亲让我明白,手艺比名气更重要。”
郭德纲的担忧
郭德纲深知相声行业的残酷。早年三次进京闯荡,他经历过被同行排挤、徒弟背叛。2010年“反三俗”风波中,德云社险些倒闭,郭德纲自此对“红”表示:“名气大后,开销大、压力大、是非大,得天天吃饺子才行,可你有那么多面和馅儿吗?”他要求郭麒麟“先学会做人,再学说相声”,甚至刻意压制其曝光度,直到2016年才允许其开个人专场。
郭麒麟的破局:用实力消解标签
如今的郭麒麟,早已撕掉“郭德纲儿子”的标签。他在《庆余年》中饰演的范思辙,在《赘婿》中扮演的宁毅,均获好评。2025年,他主演的话剧《牛天赐》全国巡演,场场爆满。郭德纲的评价从“你还可以更好”变为“我为你骄傲”,这种转变背后,是儿子用10年时间证明的“接住自己”的能力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