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曦薇“魔童降世”:甜妹转型的野望与争议

DeepSeek 2025-08-14 阅读:7 评论:0
2025年8月,田曦薇一组早期“魔童”造型旧照引爆网络。照片中,她挑眉冷眼、单手插兜,气场凌厉,与《卿卿日常》中的软萌形象形成强烈反差,“田曦薇魔童降世”话题阅读量破5亿。团队策略:借势打破甜妹框架据业内人士透露,田曦薇近期正积极寻求转型。...

2025年8月,田曦薇一组早期“魔童”造型旧照引爆网络。照片中,她挑眉冷眼、单手插兜,气场凌厉,与《卿卿日常》中的软萌形象形成强烈反差,“田曦薇魔童降世”话题阅读量破5亿。

团队策略:借势打破甜妹框架
据业内人士透露,田曦薇近期正积极寻求转型。过去三年,她凭借《如此可爱的我们》《田耕纪》等剧成为“甜宠剧专业户”,但资本方担忧其戏路受限。此次旧照走红,团队顺势营销“姐感”人设,近期杂志拍摄中,她尝试烟熏妆、皮衣等冷艳造型,疑似为接演悬疑、职场类角色试水。
50813212203.png

观众反应:认可与质疑并存
粉丝对田曦薇的突破表示支持,认为“甜妹天花板”也有多面可能;但部分路人质疑其“魔童”标签缺乏新意,易与杨幂、迪丽热巴等女星的类似营销撞型。更深层的争议在于“人设真实性”——有网友扒出,这些旧照多拍摄于她学生时代,当前形象与早期风格并无延续性,强行关联略显刻意。

行业观察:甜妹转型的普遍困境
田曦薇的遭遇并非个例。国内甜宠剧市场饱和后,赵露思、虞书欣等女星均面临转型压力。专家指出,甜妹破圈需兼顾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:“若为转型而转型,可能丢失原有观众;若固守舒适区,又难突破瓶颈。关键在于找到平衡点。”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文章
  • 三星手机将推新的古典铃声

    三星手机将推新的古典铃声
    8月13日,三星电子宣布,将为最新One UI 8系统推出全新古典铃声,灵感源自安东尼奥·维瓦尔第的协奏曲《四季》。这是继2024年《动物狂欢节》铃声后,三星第二次将古典音乐融入手机铃声设计,引发科技与艺术界的广泛关注。创作:格莱美团队打造“沉浸式音效”与以往计算机合成铃声不同,三星此次邀请格莱美获奖艺术家团队,在专业音乐厅录制《四季》选段。音效总监Byeong Joon Hwang表示:“我们采用杜比全景声技术,确保每个音符的空间感与情感表达,让用户在手机铃声中感受四季更迭...
  • 小鹏G7交付破万

    小鹏G7交付破万
    8月13日,小鹏汽车宣布,旗下中型纯电SUV G7交付量正式突破10000台,并连续3周登顶国内20-25万级纯电SUV销量冠军。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小鹏汽车的单车型交付纪录,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树立了新的标杆。产品力:Ultra版本成“热款”小鹏G7的成功,离不开其精准的市场定位与强大的产品力。新车提供后驱与四驱版本,CLTC续航最高达702km,搭载XNGP高阶智驾系统,支持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辅助。值得一提的是,售价28.98万起的Ultra版本订单占比超50%,其双电机四驱...
  • 年轻人重新定义“好好吃饭”,90后追不动“漂亮饭”了

    年轻人重新定义“好好吃饭”,90后追不动“漂亮饭”了
    2025年夏,国内餐饮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的更新。曾经风靡社交媒体的“漂亮饭”——那些以ins风摆盘、网红滤镜和打卡仪式感为核心的餐饮体验,正被90后群体集体“退坑”。小红书上,“拒绝精致”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,抖音“反漂亮饭”视频播放量超50亿次,这股热潮的退却,折射出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。从“为美买单”到“为味回归”“漂亮饭”的崛起始于2018年前后。彼时,国内餐饮业刮起“颜值经济”风暴,餐厅通过绿植墙、干冰烟雾和土陶餐具营造“出片场景”,一份标价128的“云朵牛排”仅...
  • 主持人欧阳夏丹谈养老

    主持人欧阳夏丹谈养老
    “老了找专业护理,病痛找专业陪护,挺好。”2025年7月,48岁的前主持人欧阳夏丹在短视频中的这番回应,引发国内对单身养老话题的广泛讨论。作为公众人物,她坦然分享单身状态与养老规划,折射出国内社会观念的渐进式变化。单身养老欧阳夏丹的公开表态并非孤例。国内单身群体规模持续扩大,民政部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单身成年人数量突破2.4亿,其中30岁以上未婚女性占比达18%。与上一代“隐忍婚姻”不同,这代人更强调“生活质量优先”。“结婚很美好,单身也没差。”欧阳夏丹在视频中强调,她否...
  • 汽车消费再迎利好

    汽车消费再迎利好
    2025年8月,国内汽车市场迎来多重利好叠加的“黄金窗口期”。一系列促进消费密集出台,叠加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,让沉寂已久的汽车行业焕发新生。数据显示,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8%,新能源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5%,市场信心显著回升。从“限购”到“促购”的转向本轮汽车消费复苏的核心动力来自强力支持。2025年4月,明确提出“优化限购政策、降低购车成本、完善使用环境”三大方向。限购城市指标释放: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行动,将新能源车指标配额从每年6万增至10万,并取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