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汽车公布最新渠道布局:7月新增18家门店,覆盖城市增至97个,服务网点突破181家。这一扩张速度彰显其冲击新能源一梯队的决心。
渠道下沉:三四线城市成新风向
新增门店中,包头、龙岩等8座城市首次迎来小米汽车体验店。小米汽车销售负责人表示:“2025年底前要实现‘地级市全覆盖’,让更多用户近距离体验产品。”数据显示,三四线城市门店的试驾转化率较一线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。
服务升级:充电网络与交付中心同步落地
截至7月底,小米已建成超5000根自营充电桩,并与第三方运营商达成20万根充电桩共享协议。在交付效率方面,SU7车型平均提车周期缩短至3周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-8周。
技术储备:固态电池与城市NOA
小米汽车研究院透露,其固态电池技术已进入量产前测试阶段,能量密度突破450Wh/kg,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。城市NOA智驾系统则计划在Q4推送,支持红绿灯识别与自动泊车功能。
市场目标:年销50万辆挑战蔚小理
雷军在内部会议上提出:“2026年要成为国内新能源销量前三。”为实现这一目标,小米汽车将加大在20-30万价格带的布局,第二款车型SU8(中大型SUV)已进入路试阶段,预计2026年Q2上市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